跳到主要內容
    年度書名
    2019李蕙如, 高中國文(一)(中華文化基本教材), , 南一書局
    2019孔令宜, 孔子「生生之仁」的詮釋及其開展, 論文提要內容: 孔子之前的天命觀,由人格主宰之天的外在權威,逐漸轉向形上理則之天的內在理則。孔子天人關係的新轉向,係指孔子對軸心文明的哲學突破。孔子以「仁」建立人的主體自覺性,由仁者愛人實踐不已的歷程中,以「生生之仁」落實內在超越性。關於孔子的義命觀,「義命對揚」呈現弔詭性,命限與義理之命分立的兩端,經由「即命顯義」達到辯證的消融。孔子五十知天命,「天生德於予」,自覺到上天生生之德所賦予的義理之命。「據於德,依於仁」,透過仁心的實踐彰顯內在的德性。「義命對揚」,彰顯仁者在氣命的限制中對生生仁德的體證。《論語》的中心思想為「仁」,隱涵本體論的高度。「生生」一詞,源自《易傳》:「生生之謂易」。「生生之德」,源自《易傳》:「天地之大德曰生」,乾元大生之德與坤元廣生之德,合而言之,為動力因、目的因,展現宇宙論、存有論、價值論的意義。至宋明儒,提升至「生生之仁」的本體論高度。孔子哲學中「仁」即「生」、「生」即「仁」的創造性原理,即以創造性原理的生生來闡明孔子仁學。「生生之德」就是「生生之仁德」,即是「生生之仁」。「顯諸仁,藏諸用」,宇宙生化大道透過仁心的大用顯發出來,體仁繼善成性。以「生生之仁」而言,益能顯發生生不息的實踐動力,生命動態的創造歷程即人生價值實現的歷程。仁心需要由合理合宜的言行,落實於廣大的禮文世間。透過漢儒與宋儒注《論語》「繪事後素」不同的詮釋進路,探討孔子的文質觀。從傳統質與文的本末觀,發展到善與美的體用觀,導向仁者的本體美學、本體詮釋學,於創健不已的仁者生命氣象朗現人格美學。唐君毅先生以一肫懇之仁心,以儒家天德流行境為工夫呈顯的最高境界,歸根於孔子、孟子的仁心本性,即盡性立命義,生生仁德通死生幽明。牟宗三先生以《論語》、《孟子》、《中庸》、《易傳》逐步建立先秦儒學的「本體宇宙論」,即「道德的形上學」,從工夫起始,下學上達。「仁」與「天」的關係,透過古德「仁是生道」的說法,以「仁」做生命中的常道、常體,由此建構「仁體」的本體義。踐仁知天,「仁」與「天」透過「生」為中介,「仁」是「生道」,「生道」是「天」,故「仁」是「天」。孔子仁學是可放諸四海皆準的普世價值,孔子仁學以創造性原理的生生之仁的本體詮釋學,參與孔漢思所推動的全球倫理。筆者以後設思維,經由儒學思想史的重要論題,「生生之德」、「生生之仁」,回歸原典,進行梳理。儒家的善吾死,在善吾生,儒家言「生生」,人生有限即無限。, 淡江大學
    2019周德良, 七百年來《白虎通》考據成果與商榷, 傳統舊說認為元代大德九年《白虎通》卷帙,即是東漢白虎觀會議之資料文獻;然而,《白虎通》問世七百年來,環繞於白虎觀會議事跡與卷帙之諸問題,不僅無法水到渠成,反而是製造事跡與卷帙不相應問題之發端。 本書首章揭露白虎觀會議之學術背景以供參照;第二章展示《白虎通》卷帙文本以備覆覈;第三章以降,列舉莊述祖、孫詒讓、劉師培、洪業、林聰舜等學者,分析並商榷考據《白虎通》之成果,勾勒考據《白虎通》之發展軌轍;第八章以史書目錄分析白虎觀會議資料與《白虎通》兩者不相及;最終章以蔡邕與《白虎通》之關係為中心,探索造成七百年來考據《白虎通》治絲益棼之始作俑者。, 文史哲出版社
    2018普義南, 論夢窗詞單字領之運用, ,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7林淑瑩, 中國大陸1990年代詩歌實驗寫作──以于堅、西川為例, 本論文主要以中國大陸兩位當代詩人于堅和西川,在1990年代具有文體實驗性質的長篇詩歌作品為研究對象。序論的研究動機與目的,說明兩位詩人在中國大陸20世紀90年初中期,具有鮮明文體實驗特質的寫作,於詩壇具有標誌性的意義和地位。此外,詩人不約而同在90年代的寫作發生「轉型」,除了與個人文學理念的轉變有關,同時也與社會、文化與文學環境的整體變化相關,將兩位詩人在此階段的實驗詩歌文本做一具體而完整的掌握,不僅是對其詩歌價值的確立,同時也是對中國大陸當代詩壇發展概況的理解。在研究方法上採詩歌語言結構的共時性與歷時性發展脈絡,探討于堅、西川在1985-1995年間,詩歌實驗寫作的進程。文獻回顧首先梳理近五年兩岸相關的學位論文研究成果;其次整理重要的參考專書和期刊論文,以建構完善的書目資料。 論文研究架構部分,第一章「自主精神的張揚:1990年代『異質』的詩歌寫作特徵」:第一節連結「朦朧詩群」與「第三代詩群」的詩歌史關係。第二節探討「第三代詩歌」的定義,從詩刊和詩群突出「第三代詩歌」的語言特質。   第二章「實驗的傾向與超越:1990年代詩人的自覺『轉型』與『非詩』的開展」:從最具「第三代詩歌」審美特徵和創作成果的「敘事性」詩藝路徑入手,分析詩歌文本的文體實驗寫作技藝及詩學價值,以做為後續對兩位詩人的前行研究。   第三章「于堅:散文化與『詩劇』的詩歌」:第一節從于堅的實驗詩歌潛流與詩歌理論談起,包括成長經歷,80年代至90年代短篇「口語詩」的創作,「拒絕隱喻」詩歌理論的提出。第二節探討「非詩」形式的〈0檔案〉和採取「片段」、「細節」書寫策略的〈事件〉系列,兩首長篇詩歌都以文體實驗打破詩歌界限,為中國大陸詩壇帶來豐碩的「非詩」寫作成果。   第四章「西川:『不潔』的和『容留』的詩歌」:第一節首先梳理西川80年代早期的重要詩作,其次分析8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期帶有實驗傾向的短篇詩歌,及長篇組詩〈匯合〉的討論,第三掌握1989年「詩人之死」對西川詩學「轉向」的影響。第二節以西川在1990年代「綜合創造」的組詩:〈致敬〉〈近景與遠景〉、〈芳名〉和〈厄運〉進行析論,統整其在90年代詩歌實驗創作的主體風格與樣態。   結語:總結于堅、西川在1990年代中國大陸詩壇,以不同的寫作起點和道路帶來的實驗詩歌價值與意義。, 淡江大學
    2017賴靜玫, 劉辰翁評點韋應物李賀詩研究, 劉辰翁(1232-1297)是宋末元初詩歌評點的先驅。「評點」此種表述形式,具有「簡短」及「含蓄」的文字特質,而評點詩歌的閱讀過程,可視為批評家之文學思想、詩學觀點與審美 情趣,即「品評詩歌的況味」之體現。 歷來對劉辰翁的認識,多見於各家文學史所著錄對於評點此一批評形式的介紹、劉辰翁的遺民身份、其人相關創作及其戮力於文學評點之功,尤其是涉及「小說評點」部分的討論和成果,明顯居多。其中,劉辰翁大量評點唐宋詩人詩作以進行其對詩家的鑑賞與考察,有其重要性,深具詩學研究的價值。惜目前以劉辰翁詩歌評點為主題的探究,多見根據劉氏既有的自述來概說、描述其詩學觀點,未能就其表層所述及的詩學觀點,藉「理論的批評」所得的理論之基,來對「作品」進行批評工作,抉發其意義。因此,本文選擇劉辰翁評點唐代詩人韋應物和李賀的作品為考察對象,引述西方「現象學文學批評」中的部分觀點為理論基礎,說明詩人在創作的過程中,眼前的景象均已被敷染上象徵的意涵,而劉辰翁則提出「平澹意趣」與「自然奇崛」的觀點勾勒兩位詩人的特色,除了說明語言上的精心安排、拈出背後所隱含的情意,其共通處則歸趨「語意稱情」、「自然情真」。 值得留意的是,評點詩歌,是劉辰翁選擇如何回應家國之遽變衝擊、回應士人處境、在作品中求索如何回應「君子固窮」的內心痛楚,並復歸靜觀自身,回歸「晉人風致」的真誠體現。劉辰翁的詩歌評點,已從「為人」轉向「為己」,其從事評點活動的目的乃傾向於「紓思寄懷」,未必有意識地針對前代進行評說。在追慕、安頓心靈理想世界的過程中,也顯出其身為「作家」和「批評家」之間的角色越位之侷限。, 淡江大學
    2016普義南, 程式與公文寫作,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16普義南, 編採與新聞寫作,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16普義南, 結構與求職自傳,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16普義南, 口語與媒體運用, , 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