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年度書名
    2019趙衛民, 德勒茲的生命哲學, 德勒茲是繼海德格之後足以與其分庭抗禮的大哲學家,既以尼采、柏格森等的獨特研究著稱,又以《差異與重複》等主要著作,獲福柯推崇:我們這世紀會被視為德勒茲的時代。他與激進精神分析家加塔利合作的《反伊底帕斯》、《千高原》更迅速獲得世界的聲量和讚賞。本書作者專精尼采與海德格,長期專注並是在國內首次全面梳理德勒茲的生命哲學,值得閱讀!, 學生書局
    2018李蕙如, 「舊學」與「新知」:朱子學傳衍樣態研究, 本書是一部探討朱子學傳衍樣態的著作。首章討論朱子地位的確立與門人的道統觀內容;其次,道統之傳,即治統之所繫,如何保持內聖沉潛與外王踐履的雙行,不只是朱子需要解決的問題,也是受其影響的門人在面對出處進退時的問題;再者,在壤地褊小,卻有周敦頤、朱熹二大儒過化其地的南康,朱子門人透過教育及禮制規範移風易俗,「理」也通過「禮」而具體化,這樣的展現同時見於陳淳《北溪大全集》中;末章檢覈劉因《四書集義精要》中的「孟子」部分,嘗試在經學與理學的視域中,了解元儒於朱注的反省與發展。全書從思想義理、個人修身、社會實踐等方面,梳理朱子學傳衍樣態。, 文史哲出版社
    2018普義南, 夢窗詞「以入作平」初探, , 世新大學
    2018曾昱夫, 《菩薩地持經》與《菩薩善戒經》詞彙比較研究, 《菩薩地持經》與《菩薩善戒經》為南北朝時期,分別譯出於北方與南方的兩部重要經典,內容同屬瑜伽行派〈菩薩地〉修行「菩薩道」之大乘戒法。故本書以之為研究對象,比較兩部佛經在翻譯詞彙使用上的異同,進而論述其與南北朝時期,南、北地域語言現象之間的關聯性。全書共有六章,第一章緒論,說明本書研究背景、目的、範疇及方法等。第二章將《菩薩地持經》與《菩薩善戒經》的材料性質、文獻資料、內容架構等,作一簡要的介紹。第三至五章分別就兩經的「音譯詞」、「意譯詞」與「AA式重疊構詞」等主題,進行比較與分析,探論曇無讖與求那跋摩譯經,在這三種形式的翻譯詞彙上,所呈顯出來的同與異。第六章結論,歸納兩經翻譯用語的特色,並綜合討論兩經詞彙差異所反映出來的南北異同現象。, 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
    2018林黛嫚, 張恨水《金粉世家》女性意識初探, 張恨水是史上產量最多的中國小說家,計有長篇小說一百十一多部,總產量近三千萬言;老舍說張恨水是中國唯一婦孺皆知的作家,他的小說只要一刊行,就會造成搶閱的風潮。張恨水也是二十世紀最後一位重要的章回小說大家,成功改良章回小說並賦予章回小說「時代性」……。 這位「二十世紀最重要的章回小說大家」對台灣讀者卻是陌生的,1949年後在台灣出生者大多從未聽過張恨水,也無從知悉,因為國民政府在一九五0年代管制文藝的政策,把1949年後還留在中國大陸的作家作品列為禁書,除了到舊書攤偶可搜尋到幾本外,早年在台灣是找不到張恨水小說的。 中國大陸學界研究張恨水相對豐富,主因是大陸學界看待通俗小說的態度和 台灣學界不同,大多把「通俗文學」放在正史中專章討論。本文無意討論文學的雅與俗,以及張恨水在文學史上的定位,只是在婦孺皆知的小說大家的基礎上摘出「社會言情」小說類型,尤其是《金粉世家》這部情節曲折起伏、故事生動有味,張恨水最為轟動的代表作來析探,探討內容則聚焦於《金粉世家》的婚戀悲劇、社會觀及女性意識,期能發揚張恨水社會言情小說的深度內涵。, 淡大中文系
    2018林黛嫚, 不由自主?不得不自主?--試析童真、張潄菡、林海、華嚴小說作品的婚姻敘事, 戰後第一代的台灣文壇,和臺灣政治、經濟的鉅變一樣,展現出和日治時 期及戰前中國大陸不同的面貌,其中女作家的人數激增、創作力旺盛、寫作成 績不凡是值得提出的景況。 本文重點並不在持續探討第一代台灣女作家的作品成績與文壇位置,而將 聚焦於一九六O年代幾位女作家作品中的婚姻敘事,尤其是她們多是受過五四 新文學洗禮的高級知識份子,檢視她們在小說中呈現了什麼樣的婚姻狀況與觀 點?這些女性的婚姻境遇是和女性本身相關,或是和時代互動的結果? 童真、張潄菡、林海音、華嚴等女作家的婚姻敘事方式,在本文論述的作 品中已經有了明顯的輪廓,〈穿越荒野的女人〉、《意難忘》、《曉雲》、《智慧的 燈》或者寫愛情,寫親情,寫女性情欲,寫女性自主,可說是廣義的婚戀小 說,把所有世事人情透過對婚姻、愛情的詮釋表達出來,這些作品並不僅僅只 在講述一個纏綿悱惻、哀怨動人的婚戀故事,而是以此題材為契機展現作者對 現實人生的深層思考,即使是閨秀文學,即使是一九六O年代流行的通俗寫實 筆法,華嚴等女作家透過作品說出了那個年代的婚姻故事,也為一九八O年代 的女性文學開疆闢土。, 淡大中文系
    2018黃文倩, 穿梭在西貢與台灣間----細讀張郅忻《織》, 根據統計,台灣的外籍移工人數已約占總人口的十分之一,2017 年,在台的外籍移工人數,更高達六十餘萬人,他們大多承擔了底層的勞動工作,以及許多家庭的長照看護責任,成為新台灣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因此移工書寫也是近年來台灣文壇重視與開發的新視野之一。除了由移工投稿自述生命經驗的移工文學獎,目前台灣寫的較好的移工文學的代表作家,資深作家、社運工作者顧玉玲自然是先峰,青年作家張郅忻更是重要的新秀。但是,不同於顧玉玲的調查、訪問、非虛構的敘事,張郅忻從《我家是聯合國》開始,採取的更多是將移工整合進家族書寫的方式,新作《織》,更以小說會通散文和作者主體的溫柔、善意與細膩,將考察「移工」的角度,拉回台灣人自身,著重考察與擴充的,是早年在外國(越南)工作的台灣人的生命史,包括他們為何要漂洋過海工作?這些底層的越界「跨國」勞動,對他們的家庭、婚姻、感情又會造成什麼影響?台灣早年紡織業的發展與蕭條,跟冷戰局勢與國際關係又如何連動?, 人間出版社
    2018劉依潔, 非關引渡--讀朱國珍〈慾望道場〉, 《橋》的工作何嘗不是如此?第八期的台灣新銳作家專題,推薦優秀青年作家張郅忻和她的「聯合國」。透過作家細膩同理的眼光與溫度,打開另一些在台灣的東南亞移民/移工的底層視野,以及早年台灣人在海外(越南)的紡織廠的歷史與生活,見證大歷史與小歷史交會下的世態、人情、夢想與各式生命的流變。   「青年現場」專欄--歸納與分析了新世紀以來台灣文學中的「少女」書寫現象。「如何勞動,怎樣書寫」藉由分析林立青《做工的人》及魏明毅《靜寂工人》,我們能夠看見台灣當下的兩種勞動書寫的特質,及階段性的介入與旁觀的各自限制。   「『文學性』的再反思與重構」則為2017歲末於淡江大學中文系所舉辦的兩岸現當代文學評論青年學者工作坊的論文/發言稿的紀要。在兩岸中生代學者對「文學性」的觀念梳理與相關作品的再解讀與累積下,我們期望能持續擴充對「文學」理解與想像的力量,並為下一個世代奠定綜合美感、歷史、社會與哲理深度的「文學」視野。, 人間出版社
    2017范凱婷, 借鏡與新變─論臺灣武俠漫畫歷史發展及其文化意涵之研究, 本論文主要探討臺灣武俠漫畫的歷史脈絡,以及武俠主題故事出現在台灣漫畫發展中所代表的文化意涵。宏觀而論,武俠故事在華人世界中是一種中華文化的象徵,武俠故事中時常疊合多種中華民族文化符碼的情境,逐漸形成一種具有民族想像的特殊文本。而在武俠故事的出版類型中較為人所熟知的是一九三O年代即出現的「武俠小說」,以及一九六O年代在臺灣流行的「武俠電影」,然而武俠故事的流行也曾經成為臺灣漫畫的創作題材。 「武俠漫畫」在臺灣漫畫歷史上是一個特殊又重要的存在,首先在於臺灣漫畫文本的發展從日治時期開始,當台灣脫離日本殖民統治後,漫畫文本透過兒童雜誌的模式持續的流行。一九四五年後臺灣漫畫文本繼續的刊行,體現了臺灣本省人大體延續了日治時期大眾文化的內涵。而漫畫中「武俠」題材的出現,除了是受到武俠小說的影響之外,也是當時本省籍的臺灣漫畫創作者對於「中華民族」的一種投射及想像。一九五O年代「戰鬥美術」的黨國政策下,讓文藝作品內容走向單一的「反共」思想時,帶有中國意象的武俠小說出現,帶給當代本省的漫畫創作著一個暫時安身的園地,擺脫諷刺漫畫的創作束縛,進而投入故事漫畫的創作。 當武俠故事作為一種民族情感的招喚文本時,武俠漫畫的流行即意味著本省人不僅認同自己是臺灣人的身份,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而創作武俠文本、閱讀武俠文本的表現代表著台灣人不論本省、外省人對自身民族的認同逐漸走向一致。, 淡江大學
    2012劉兆恩, 臺語流行歌曲社會關懷精神發展研究, 本論文主要探討臺語流行歌曲對臺灣社會情況之反映。雖然此一議題歷來並不乏歌謠研究者提出,然而卻不能指出此一現象的發生根源以及發展流變。職是之故,本文採取歷時性研究角度切入,研究範圍橫跨1932年至2012年,試圖藉此揭明臺語流行歌曲社會關懷精神之發展。在時代分期上面,本文則分為日治時期、戰後戒嚴時期、解嚴後時期三大區塊。 首先,日治時代揭示的是關懷精神的奠基期,其難能可貴之處即在臺語流行歌曲創生之初,便能發展出關懷社會的創作論及作品,為關懷精神傳統樹立了創作的指標與模範。 及至戰後戒嚴時期,其主要的特色除了賡續日治以來傳統,更加入了「日本曲臺語歌」此一元素。雖然當時部分音樂人對此多有微詞,然而不能否認的是透過對「日本曲臺語歌」的再製,臺語歌曲仍然持續肩負反映社會之任務。 另一方面,戒嚴時期國府對各項文藝的箝制也是此期的重要特色之一。透過文藝、語言、禁歌三大政策的推行,國府一方面發展各項利於統治之文藝,一方面亦壓迫各種不利其統治之文學,在這其中,臺語流行歌曲之社會關懷精神動輒觸當局之逆鱗,自是受到相當程度的打擊。 這種種的困境,到了解嚴之後終於煙消雲散。解嚴後隨著言論自由的解放,以及「非主流音樂」的大暢與發展,臺語流行歌曲的關懷能量一次爆發,在此階段都能看見新一代的創作者對社會議題的關注與開拓。本文所列之各項書寫題材分類,即說明了當代創作者對社會關懷精神傳統的接續與創新。, 淡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