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年度書名
    2017黃文倩, 不只是「風景」的視野:後革命時代兩岸現當代文學比較論, 本書所謂「後革命時代」的兩岸現當代文學比較論,指涉的是在世界冷戰消逝、大陸改革開放、台灣解嚴的新歷史語境下,藉由重新聯繫與考察魯迅、陳映真、茹志鵑、王安憶、莫言、龍瑛宗、路遙、汪曾祺、陸文夫、陳若曦、張大春、駱以軍等代表作家及重要作品,從主題影響、思潮淵源、接受典律、主體比較及想像參照等多種比較視野與類型,分析它們當中的國民性精神交鋒、社會主義思想辯證、抒情與人民性的交會,以及不同歷史語境下的類似主體的交集與差異等等。一方面擴充兩岸現當代文學的共相與特殊性的一些理解進路,二方面證成與強化在兩岸互為他者的凝望下,雙方的文學、歷史與主體,不僅僅只是對方旁觀與靜態審美的「風景」,更是相互介入與督促進步的重要精神力量。, 台灣學生書局
    2017黃文倩, 靈魂餘溫:兩岸現當代文學批評集, 本書收錄作者近十年來的兩岸現當代文學的批評論文。論者企圖兼容文學、社會與美學的互涉視野,以文本細評、比較文學及相關理論為再解讀的方法,同時嘗試保留一種溫度與靈光的個人感性,出入兩岸三地的代表作家與作品,揭示與反思當中的社會現實、歷史生產、主體困境、精神幻象與審美焦慮,亦是論者長期關注第三世界國家文學困境與特殊性的一些階段性成果。 「對我們這一代人而言,學術不是職業的需要,而更是精神的需要......因為是精神的需要,就不得不時刻以生命的經驗與之周旋。……但如果有一天聽到一聲召喚,世界史是否會重寫?」──楊慶祥序, 學生書局
    2016林偉淑, 在輕盈之外- 讀周嘉寧〈輕輕喘出一口氣〉, , 文訊雜誌社
    2016黃文倩, 說服與演講技巧, , 五南出版社
    2016黃文倩, 中國夢的焦慮----讀文珍〈我們夜裡在美術館談戀愛〉及〈安翔路情事〉, , 人間出版社
    2016黃文倩, 內向者的逆襲----讀黃麗群小說, , 人間出版社
    2016林偉淑, 《金瓶梅》女性身體書寫的敘事意義, 本書探討《金瓶梅》對於女性身體書寫中性別政治、身體感知、身體政治的敘事意義:討論被父權社會規訓的性別政治、文化對於女性的凝視、女性自身的身體意識;討論《金瓶梅》在文化語境下是否有其獨特的敘事觀點,並思考《金瓶梅》身體敘事在小說史上繼承的脈絡以及視角的轉變。《金瓶梅》透過女性身體敘事,指陳這些女性縱欲或以身體交換利益的身體政治,究竟是反叛傳統道德的情欲自主?或者她們終究是徹底馴服於父權社會?《金瓶梅》透過肉身色欲的複雜性,深刻表達了欲望背後的人性,以及存在的荒涼。, 臺灣學生書局
    2016林偉淑, 〈芳香、欲望建構的女性烏托邦—《春香》印象〉, 《橋》第5期的專題為大陸新銳作家路內。照本刊體例,收錄路內簡介、路內自述以及其短篇小說代表作外,由金理評述其〈十七歲送姐姐出門〉,黃文倩評介他入選台灣《文訊》雜誌的「2001——2015華文長篇小說20部」的《花街往事》,引導讀者入門理解路內。   在兩岸作品共讀的特輯中,此期推薦「城鄉之間」及「跨界書寫」的相關文本。透過兩岸評論家們閱讀鄭順聰《家工廠》、賴鈺婷《小地方》、梁鴻《神聖家族》、張楚《梵高的火柴》、孫惠芬《後上塘書》等作品,呈現兩岸城鄉發展主題的一些新進展。而推介尉任之《室內靜物 窗外風景》及謝三泰《走拍台灣》,則是回應晚近多媒體時代的書寫轉型。此外,本期亦推薦大陸晚近的少數民族文學代表作《春香》,這一部改寫自韓國古典文學名著《春香傳》中的女性書寫,能讓我們參照反思今日女性的現代轉型問題。   特稿整理與收錄淡江大學中文系主辦的「二○一六年兩岸現當代文學評論青年學者工作坊」的發言稿摘要,以及兩岸觀察人的逐字稿報告──大陸余亮的〈超越鄉愁〉及台灣洪崇德的〈重拾老派文青精神〉,期望一方面擴充兩岸文學與經典互涉、溫故知新的可能性,二方面促進青年學者與讀者們的主體變化與自我更新。, 人間出版社
    2015侯如綺, 介入的「外人」──張耀升《告別的年代:再見!左營眷村!》, , 人間出版社
    2014林偉淑, 〈試論《火殤世紀》的身體書寫及時空敘事的指涉意義〉, , 臺灣學生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