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年度書名
    2017黃文倩, 不只是「風景」的視野:後革命時代兩岸現當代文學比較論, 本書所謂「後革命時代」的兩岸現當代文學比較論,指涉的是在世界冷戰消逝、大陸改革開放、台灣解嚴的新歷史語境下,藉由重新聯繫與考察魯迅、陳映真、茹志鵑、王安憶、莫言、龍瑛宗、路遙、汪曾祺、陸文夫、陳若曦、張大春、駱以軍等代表作家及重要作品,從主題影響、思潮淵源、接受典律、主體比較及想像參照等多種比較視野與類型,分析它們當中的國民性精神交鋒、社會主義思想辯證、抒情與人民性的交會,以及不同歷史語境下的類似主體的交集與差異等等。一方面擴充兩岸現當代文學的共相與特殊性的一些理解進路,二方面證成與強化在兩岸互為他者的凝望下,雙方的文學、歷史與主體,不僅僅只是對方旁觀與靜態審美的「風景」,更是相互介入與督促進步的重要精神力量。, 台灣學生書局
    2017黃文倩, 靈魂餘溫:兩岸現當代文學批評集, 本書收錄作者近十年來的兩岸現當代文學的批評論文。論者企圖兼容文學、社會與美學的互涉視野,以文本細評、比較文學及相關理論為再解讀的方法,同時嘗試保留一種溫度與靈光的個人感性,出入兩岸三地的代表作家與作品,揭示與反思當中的社會現實、歷史生產、主體困境、精神幻象與審美焦慮,亦是論者長期關注第三世界國家文學困境與特殊性的一些階段性成果。 「對我們這一代人而言,學術不是職業的需要,而更是精神的需要......因為是精神的需要,就不得不時刻以生命的經驗與之周旋。……但如果有一天聽到一聲召喚,世界史是否會重寫?」──楊慶祥序, 學生書局
    2016林偉淑, 在輕盈之外- 讀周嘉寧〈輕輕喘出一口氣〉, , 文訊雜誌社
    2016黃文倩, 說服與演講技巧, , 五南出版社
    2016黃文倩, 中國夢的焦慮----讀文珍〈我們夜裡在美術館談戀愛〉及〈安翔路情事〉, , 人間出版社
    2016黃文倩, 內向者的逆襲----讀黃麗群小說, , 人間出版社
    2016陳仕華, 輯錄體解題研究, 解題亦稱敘錄、提要,是中國目錄重要之體制。其目的在於揭示作者生平,學術淵源、書籍大旨、內容得失,版本源流等,可指導讀者涉學之途徑。故可稱是中國目錄學之優良傳統。解題之作,後代發展為綜述、傳錄、輯錄三體。傳錄體因不傳,鮮人論及。而綜述體則學者多有論述。輯錄之體,後繼者甚眾,余嘉錫亦稱其「體制之善,無間然矣」。但對此體之探討則鮮少。本書旨在:一、探討輯錄體解形成之原因,以見其與文獻類型發展之關係。二、分析輯錄體解題之撰寫義例及各書之異同,而見其演變之跡。三、比較輯錄體解題取材文獻之運用方式、異同與辨證,論其優劣,以窺見作者之學術思想。並觸及輯錄體解題與綜述體解題揭示文獻之異同及其特色。, 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
    2016林偉淑, 《金瓶梅》女性身體書寫的敘事意義, 本書探討《金瓶梅》對於女性身體書寫中性別政治、身體感知、身體政治的敘事意義:討論被父權社會規訓的性別政治、文化對於女性的凝視、女性自身的身體意識;討論《金瓶梅》在文化語境下是否有其獨特的敘事觀點,並思考《金瓶梅》身體敘事在小說史上繼承的脈絡以及視角的轉變。《金瓶梅》透過女性身體敘事,指陳這些女性縱欲或以身體交換利益的身體政治,究竟是反叛傳統道德的情欲自主?或者她們終究是徹底馴服於父權社會?《金瓶梅》透過肉身色欲的複雜性,深刻表達了欲望背後的人性,以及存在的荒涼。, 臺灣學生書局
    2015侯如綺, 介入的「外人」──張耀升《告別的年代:再見!左營眷村!》, , 人間出版社
    2014林偉淑, 〈試論《火殤世紀》的身體書寫及時空敘事的指涉意義〉, , 臺灣學生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