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
登入
回首頁
淡江大學
招生資訊
學術作品
聯絡我們
網站導覽
English
:::
最新消息
系所公告
活動訊息
徵才訊息
獎學金公告
藝文訊息
其他訊息
系所資訊
系所簡介
系所成員
系主任
專任教師
兼任教師
榮譽教授
已故教授
退休教師
行政人員
專任教師駐校時間表
班級導師
教育目標
未來發展
特色研究室
活動成果
五虎崗文學獎
特色出版品
文學獎
畢業生就業管道
畢業生就業追蹤
學生核心能力
所學會
系學會
下載專區
所務行政
課程資料
教師專用
學生相關
其他表單
淡江中文學報
智慧財產權宣導
智慧財產權小題庫
智慧財產權宣導案例分析
性別平等教育/跟蹤騷擾防制教育宣導
性別平等教育宣導
跟蹤騷擾防制教育宣導
招生資訊
大學部
大學部
碩士班
碩士在職專班
進修學士班
博士班
課程資訊
大學部
擋修制度
中文系輔系雙主修規定
各學年度入學新生必修科目表
各學年度課程地圖
社團必修課
榮譽學程
智慧人文實務創新學分學程(文學院)
外國語文學門修課相關規定
中文系學士班學生先修碩士班課程
學生學習成果展
大學部課程手冊
中文實務實習
彈性學制
進修學士班
碩士班
碩士在職專班
博士班
學程資訊
就業地圖
學術研究
淡江中文學報
專書
專案研究
期刊論文
會議論文
藍星詩刊
最新研究
獲獎紀錄
系友專區
高中生專區
首頁
學術研究
專書
:::
專書
淡江中文學報
專書
專案研究
期刊論文
會議論文
藍星詩刊
最新研究
獲獎紀錄
年度
書名
2011
陳慶煌, 楚望樓書法所展現的君子之風, 以「博涉諸家‧獨鍾歐陽父子;神與古會‧意每在於筆先;臨池功深‧展現君子之風」,驗證先師之書法深具骨力,而形勢自生。, 台北市:里仁書局
2010
高柏園, 論當代新儒家對全球化的回應, , 桃園市:中央大學儒學研究中心
2010
陳大道, 留美「親情」「愛情」的小說主題情節研究-以1960、70年代《皇冠》、《現代文學》、《純文學月刊》短篇小說為核心, 1960、70年代臺灣留學生多以「美國」為目的地,並且出現「留美不歸」現象,小說裡留學生故事多描述海外求學與生活的點滴辛酸。本文主張當年留美小說悲情的根源,包括「國共對立」、「臺美經濟差異懸殊」、「物質追求伴隨『價值感』與『擁有感』降低」,以及小說家採用「寫實主義」與「自然主義」寫作技巧等因素所共同造成的結果。鑑於留學生家世背景不同、就讀科系有別、生活經驗迥異,本文從人性通同議題--「情」下筆,以「親情」、「愛情」主題情節為經,具有「留美情節」小說作品為緯,並且強調「文化衝擊」( culture shock )的面向。 在小說取樣方面,本文以「留美小說」較多的刊物為研究重點,依問世次序排列是《皇冠》、《現代文學》、《純文學月刊》。此外,本文同時引用「留學生作家」與「非留學生作家」作品,論述焦點則縮小至「親情、愛情的小說情節」。對於相關論著時常討論的所謂「失根」問題,本文採用美國學術論文集《失根與發展--適應現代化的兩難》(Uprooting and Develoment --dilemmas of coping with modernization ) 的觀點,將其視為工業革命之後伴隨「現代化」而來的全球性移居問題,並接受齊邦媛教授「求學而不歸,純是個人的選擇」的說法。另一方面,綜合高希均與美國 William A. Glaser等學者專家分析,主張「工作與待遇」是包括臺灣在內的開發中國家留學生「留美不歸」的重要原因。, 新北市:淡江大學出版中心
2010
林偉淑, 樂知學苑—金瓶梅, 關於《金瓶梅》的文本分析及現代詮釋 第一奇書《金瓶梅》是中國第一部寫實主義長篇小說。原著最為人熟知的是書中露骨的性描寫,使得它長久以來被認為是一本「淫書」,備受爭議。然而《金瓶梅》真實細膩刻劃家庭生活與描寫世情百態,使得它的文學價值與社會價值得到高度肯定,後世學者以「世情書」來評價它。 本書以解說故事及敘述精彩情節的方式,帶領讀者一探發生在西門慶一家人身邊的故事,同時加以剖析主要人物的性格與相關事件。透過本書讀者並能進一步認識《金瓶梅》的成書背景、所反映的明代社會文化風貌、思想內涵與影響力。, 宏典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7
高柏園, 論儒墨社會公平觀, , 臺北縣深坑鄉 : 揚智文化事業公司
2006
Gene H. Bell-Villada; 陳大道(譯), 唯美主義二百年:為藝術而藝術與文學生命, , 臺北市:胡桃木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05
陳冠甫(慶煌), 果庭先生書法所流露的經師風範, 熊師公哲夫子,其大字植基於柳;小字參趙子昂。求變於北魏;參漢隸多方筆。折中於右軍;成剛健流麗面目。, 臺北市:里仁書局
2005
高柏園, 韓非子〈解老〉、〈喻老〉的詮釋進路, , 臺北市:學生書局
2004
Gene Bell-Villada(著); 陳大道(譯), 為藝術而藝術與文學生命, 《為藝術而藝術與文學生命》將文學「唯美主義」的歷史,從十八世紀開始,一直談到現代的解構學派。作者廣泛研讀包括歐洲、拉丁美洲以及美國的文學批評家、哲學家與文學作家們的作品。整合研究結果,他提出「在過去的兩百年當中,『為藝術而藝術』理念的萌生、成長、擴散以及成功,有社會、經濟、政治與文化上的具體原因」。, 知書房出版社
1999
陳慶煌, 《花間》十八家詞研析(簡體字精要本), 論文摘要(遴選自台灣學生書局1990年8月首版《晚唐的社會與文化》, 中國大陸:三秦出版社
第一頁
上一頁
...
26
27
28
...
下一頁
最後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