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 JavaScript喔,請開啟 Javascript 功能。
:::
登入
回首頁
淡江大學
招生資訊
學術作品
聯絡我們
網站導覽
English
:::
最新消息
系所公告
活動訊息
徵才訊息
獎學金公告
藝文訊息
其他訊息
系所資訊
系所簡介
系所成員
系主任
專任教師
兼任教師
榮譽教授
已故教授
退休教師
行政人員
專任教師駐校時間表
班級導師
教育目標
未來發展
特色研究室
活動成果
五虎崗文學獎
特色出版品
文學獎
畢業生就業管道
畢業生就業追蹤
學生核心能力
所學會
系學會
下載專區
所務行政
課程資料
教師專用
學生相關
其他表單
淡江中文學報
智慧財產權宣導
智慧財產權小題庫
智慧財產權宣導案例分析
性別平等教育/跟蹤騷擾防制教育宣導
性別平等教育宣導
跟蹤騷擾防制教育宣導
招生資訊
大學部
大學部
碩士班
碩士在職專班
進修學士班
博士班
課程資訊
大學部
擋修制度
中文系輔系雙主修規定
各學年度入學新生必修科目表
各學年度課程地圖
社團必修課
榮譽學程
智慧人文實務創新學分學程(文學院)
外國語文學門修課相關規定
中文系學士班學生先修碩士班課程
學生學習成果展
大學部課程手冊
中文實務實習
彈性學制
進修學士班
碩士班
碩士在職專班
博士班
學程資訊
就業地圖
學術研究
淡江中文學報
專書
專案研究
期刊論文
會議論文
藍星詩刊
最新研究
獲獎紀錄
系友專區
高中生專區
首頁
學術研究
專書
:::
專書
淡江中文學報
專書
專案研究
期刊論文
會議論文
藍星詩刊
最新研究
獲獎紀錄
年度
書名
2014
李蕙如, 許衡對朱子學的傳承與發展, 由宋至明,元於理學之傳,是不可少的承上啟下環節,許衡便是當時的中堅人物。許衡,字仲平,生於金泰和九年(西元1209年),卒於元世祖至元十八年(西元1281年),河內(今河南沁陽)人,世稱魯齋先生。《宋元學案‧魯齋學案》中稱他「表章程朱之學」、「興絕學於北方」,時稱「皇元受命,天降真儒:北有許衡,南有吳澄。」傳播程朱理學的許衡,並非閉門造車,而是在歷史的脈動下,以經世的熱忱,致力於理學的推動,為理學做了寬泛的解釋。許衡的歷史貢獻主要有二個方面:一是緊密結合時代所面臨的重大問題,總結出少數民族統治者入主中原必行「漢法」的規律,也影響元初的政治走向;二是開元朝國學之先河,奠定了元朝國學的教育制度,發展朱子學說,將學術思想應用在實際作為上。這是許衡的特殊點,因為他不僅堅持了先秦儒家以來的政治理想,也延續了兩宋理學的精神,為元初儒學強烈的用世氣氛中,注入一股清流。影響所及,使朱學成為官方學術正統,教化人民的主要憑藉。本論文除了就許衡傳承及發展朱子學作一全面的分析與探討外,也是對許衡在思想史中地位的評騭;而且,在陳述研究成果的同時,再次襯托出許衡在思想史中之重要性。最後,就本論文未來展望上,欲以許衡為基準點,將視野擴及整個朱子學的深入探究,不管是對思想史的詮釋,或是儒學史的補綴,乃至元代學術的闡發上,皆冀能求更為宏觀完整的思想內容。, 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2014
李蕙如, 論包拯的「交際之道」, 包拯,字希仁,北宋廬州合肥人。生於宋真宗咸平二年(西元999年),卒於仁宗嘉祐七年(西元1062年),年六十四。長久以來,他的清官形象一直為人所津津樂道,歷任知縣、知府、轉運使等地方行政長官,以及監察御史、御史中丞、知諫院等要職。又曾任過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故有包待制、包龍圖之稱;且因其為官清正、鐵面無私,而備受人們尊敬,有包老爺、包青天之稱。據《朱子語類》卷129〈本朝三〉所載,包拯為官前曾拒絕富人屢次盛請,而有「今妄與之交,豈不為它日累乎!」之語;為官後主張「精選廉幹中正之人」、「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宋史》卷316中記載:「與人不苟合,不偽辭色悅人,平居無私書,故人親黨皆絕之。雖貴,衣服器用飲食如布衣時。」又,包拯不僅竭忠於君、施愛於民,更致力於澄清吏治、強調法律之信,同時消除了慶曆新政以來的朋黨問題。《宋史》〈包拯傳〉中說「拯性峭重,惡吏苛刻,務敦厚,雖甚嫉惡,而未嘗不推以忠恕也。」此外,《夢溪筆談》也有類似討論:「天性峭嚴,未嘗有笑容,人謂包希仁笑比黃河清。」至於吳奎〈宋故樞密副使孝肅包公墓誌銘〉中則言包拯「早從宦學,盡信前書之載,竊慕古人之為,知事君行己之方,有竭忠死義之分,確然素守,期以勉循。」職是之故,筆者上述史料為主,並參酌前人研究成果,爬梳包拯交際之道,分述其人「與人不苟合」、「不偽辭色悅人」、「平居無私書」、「故人親黨皆絕之」,同時佐以當時官僚風氣與官場氛圍,以見其人謹慎,亦不愧朱熹所譽「可謂法也」。, 新北市:新人類文明文教基金會
2013
殷善培(編), 旅時, 《旅時》一書結集淡江大學第廿九屆五虎崗文學獎得獎作品,分為新詩、極短篇、散文、 小說四類,共計二十篇作品。書名《旅時》,來自新詩類得獎作品的篇名。 五虎崗的文學,文學的五虎崗,是台灣現代文學界的搖籃。北台灣最享盛譽的景致,以及 密度最高的文史工作室,薈萃為豐富而深邃的感動能力,眷戀、烙印於無數人的心頭。 二十九年得的五虎崗文學,就是二十九年的文壇縮影,舊園新葩,迭起於生命旅時,因反 思而茁壯、因文學而美好。唯一不變的,就是肇始文字,那股感動與想像的力量。, 新北市:淡江大學出版中心
2011
周德良, 《白虎通》研究:《白虎通》暨《漢禮》考(上), , 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2009
劉依潔, 施叔青與李昂小說裏的臺灣想像, , 台北市:印書小鋪
2009
劉依潔, 《人間》雜誌研究, , 台北市:印書小鋪
2009
劉依潔, 那些年,夏天和冬天, , 台北市:白象文化
2003
劉依潔, 白先勇〈金大班的最後一夜〉, , 臺北市 : 唐山出版社
2003
劉依潔, 司馬中原〈路客與刀客〉, , 臺北市 : 唐山出版社
1975
王久烈; 黃錦鋐; 傅錫壬, 語譯詳註文心雕龍, , 臺北市:弘道文化事業公司
第一頁
上一頁
...
18
19
20
...
下一頁
最後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