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年度106
    等級
    書名劉辰翁評點韋應物李賀詩研究
    部分章節劉辰翁(1232-1297)是宋末元初詩歌評點的先驅。「評點」此種表述形式,具有「簡短」及「含蓄」的文字特質,而評點詩歌的閱讀過程,可視為批評家之文學思想、詩學觀點與審美 情趣,即「品評詩歌的況味」之體現。 歷來對劉辰翁的認識,多見於各家文學史所著錄對於評點此一批評形式的介紹、劉辰翁的遺民身份、其人相關創作及其戮力於文學評點之功,尤其是涉及「小說評點」部分的討論和成果,明顯居多。其中,劉辰翁大量評點唐宋詩人詩作以進行其對詩家的鑑賞與考察,有其重要性,深具詩學研究的價值。惜目前以劉辰翁詩歌評點為主題的探究,多見根據劉氏既有的自述來概說、描述其詩學觀點,未能就其表層所述及的詩學觀點,藉「理論的批評」所得的理論之基,來對「作品」進行批評工作,抉發其意義。因此,本文選擇劉辰翁評點唐代詩人韋應物和李賀的作品為考察對象,引述西方「現象學文學批評」中的部分觀點為理論基礎,說明詩人在創作的過程中,眼前的景象均已被敷染上象徵的意涵,而劉辰翁則提出「平澹意趣」與「自然奇崛」的觀點勾勒兩位詩人的特色,除了說明語言上的精心安排、拈出背後所隱含的情意,其共通處則歸趨「語意稱情」、「自然情真」。 值得留意的是,評點詩歌,是劉辰翁選擇如何回應家國之遽變衝擊、回應士人處境、在作品中求索如何回應「君子固窮」的內心痛楚,並復歸靜觀自身,回歸「晉人風致」的真誠體現。劉辰翁的詩歌評點,已從「為人」轉向「為己」,其從事評點活動的目的乃傾向於「紓思寄懷」,未必有意識地針對前代進行評說。在追慕、安頓心靈理想世界的過程中,也顯出其身為「作家」和「批評家」之間的角色越位之侷限。
    出版社淡江大學
    全部作者賴靜玫
    出版日期2018-06-01
    所屬計畫案劉辰翁評點韋應物李賀詩研究
    備註專書